張伯伯最近老是覺得自己膝蓋痛,到處問人,有人跟他說是「風濕」,有人說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有人說是「退化性關節炎」,還有人說他是「痛風」,讓他搞不清楚這些「風來風去」的病到底有什麼差別。
風濕性關節炎與風濕熱
現代醫學中的「風濕病」,代表各種因為自體免疫問題,導致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本身的組織部位所產生的疾病。不過風濕性關節炎並不是全然是免疫系統的問題,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聯盟執行長蔡長祐說,其實這是一個中世紀造成的小誤會。
風濕病又稱為「風濕熱」,其實是身體感染β溶血性A群鏈球菌(β-hemolytic group A streptococcus)之後,免疫系統為了對抗鏈球菌而強化,結果過度攻擊身體的各個組織,導致發炎、疼痛、化膿。
一般來說,亞洲人得到風濕熱,大約有一半會有風濕性心臟病產生,造成二尖瓣、主動脈閉鎖不全,或是心膜炎;再來就是我們知道的風濕性關節炎,多半發作在大關節、像是膝蓋、手肘、手腕等地方,而且是「非對稱式」,另外還可能伴隨舞蹈病(Sydenhams chorea),也就是肌肉不自主顫動、好像在跳舞一樣的症狀。
不過風濕熱多半發生在8~15歲左右的孩子身上,主要是鏈球菌造成感染、而且孩子本身免疫系統的敏感度特別高而產生,跟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在高齡者剛好相反。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原因
高雄醫學大學附屬醫院過敏免疫風濕內科主任蔡文展說,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原因不清楚,但就是自體免疫系統的疾病,無故攻擊關節組織,讓骨質受到侵蝕、軟骨裂解;發作方式是關節有「對稱性」的紅腫熱痛,如果嚴重,可能造成關節損壞、扭曲,無法恢復而失去功能。
而類風濕性關節炎在台灣,盛行率大約是0.4~0.5%左右,約有10萬名患者,女性是男性的3~4倍,人數不少,但認為自己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其實有些是退化性關節炎或是痛風;患者可能從骨科、神經科、復健科一路看,一直要到免疫風濕科才能確診。
蔡長祐說,過去因為還沒有發現風濕熱(Rheumatic fever)是鏈球菌引起免疫系統攻擊,所以就把「風濕」的名字給了它,後來發現症狀相似的「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就加了一個「類」字,結果沒想到這個「類」才是正版的風濕疾病,但名字沿用太久、就將錯就錯的繼續使用。
而風濕熱造成的關節炎多半在3星期內可以改善、也可以治癒,但如果有伴隨心臟病就要觀察2個月左右,類風濕性關節炎則沒辦法治癒,但可以用藥物控制疼痛的情形。蔡長祐說,「現在會因為類風濕性關節炎造成骨頭扭曲的很少,但希望大家不要忍痛、用藥物控制,還是可以獲得良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文/盧映慈 圖/何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