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患者容易得心臟病 避免心痛謹記這「4個一」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陳太太平時作息規律,不抽菸也不喝酒,也沒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病史,但她平時擔心吃藥的副作用,經常挑三揀四,所以類風濕性關節炎一直處於發炎的狀態。沒想到前幾日晚餐時,突然覺得胸口又悶又痛,喘不過氣來,還拚命冒冷汗,家人趕緊把她送急診,結果診斷是心臟冠狀動脈阻塞,緊急做了心導管又放了支架才撿回一命。

成大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翁孟玉表示,根據成大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近期使用健保資料的大數據分析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等全身自體免疫疾病,會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危險。過去也有研究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中有12.9%都有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因此患者的心臟問題,不能不慎。

冠狀動脈心臟疾病一直以來都名列台灣十大死因前矛,疾病來得無聲無息,卻經常導致死亡的嚴重後果。「近年來對動脈粥狀硬化的致病機轉研究發現,發炎的免疫反應在促使動脈硬化的進化與生成,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翁孟玉指出,長期發炎的疾病,本身就是一個造成心臟冠狀動脈阻塞的危險因子。

控制類風濕性關節炎 目標是4個一

近年來在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目標,已經明確擺在「達標治療」上,達標的原則就是4個一 : 把疾病控制治療到只有一個關節腫、一個關節痛、疼痛指數剩下一、發炎指數也剩下一。也就是把類風濕性關節炎控制到幾乎感覺不到它的存在,如此不僅能恢復日常功能,並能避免早發的冠狀動脈心臟疾病,一舉數得。

想要控制類風濕新關節炎,可以從藥物與飲食方面著手。藥物方面,除了第一線的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之外,如果疼痛指數偏高、藥物無法降低發炎指數,可以申請健保給付生物製劑或是新上路的小分子標靶藥物,服用2~3年後,可以降低惡化到關節變形的機率,不符資格的患者也可以自費購買,一年花費約40萬元左右。小分子的標靶藥物是把發炎從源頭阻斷,所以效果非常快,而且口服藥相對也方便。

以天然素食飲食為主 避開促發炎食物

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營養師張亞琳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藥物治療部分,如果使用類固醇類消炎藥,在飲食部分需要注意低油、低鹽、低糖、高蛋白質、高鈣的攝取,以減緩長期服用藥物帶來的副作用,如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肌肉流失、骨質疏鬆等。

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本身是一個發炎的問題,因此需要以抗發炎、抗氧化的天然素食飲食為主。除了透過藥物抗發炎外,也有許多食材的營養素具有抗發炎效果,同樣可以抑制發炎,如:

  1. 植化素:包括花青素、茄紅素、葉綠素、葉黃素、β-胡蘿蔔素等。富含植化素的植物,幾乎都是色彩鮮豔或含特殊氣味的蔬菜、水果,如南瓜、薑黃、芥藍、青椒、紅蘿蔔、洛神花、黑木耳、黑芝麻、山藥及杏仁等,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功效。
  2. 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核桃、胡桃、奇亞籽、亞麻籽油、紫蘇油都含豐富的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3. 各式豆類與五榖雜糧:除了蛋白質之外,也富含許多抗氧化、抗發炎的微量礦物質,如鋅、銅、硒等。扁豆、紅豆、綠豆、鷹嘴豆、藜麥、米豆、花豆等,都是很好的抗發炎食物。
  4. 無麩質全素飲食:指的是採用天然、無動物性製品的全素(不含奶、蛋)飲食,選擇新鮮蔬菜及水果、根莖類植物、堅果與種子類、五穀雜糧等新鮮無加工食材。

攝取抗發炎食物,是強化抗發炎功能的重要關鍵,研究顯示,促發炎食物及不良生活習慣,不但會增加免疫性疾病的發炎機率,對於健康人也都會有不良影響,如引發腦血管、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疾病。張亞琳提醒,不論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或是一般健康民眾,都應盡可能避免攝取促發炎食物。

平日攝取的食物中,有哪些是促發炎食物呢?張亞琳表示,精製糖、高Omega-6脂肪酸、反式脂肪酸、紅肉及加工肉類、麵粉製品等,以及油炸食物,都會刺激人體免疫系統,屬於促進發炎的食物,讓類風溼性關節炎這樣的免疫發炎性疾病惡化。

延伸閱讀:

痛到無法擦屁股!類風濕性關節炎新藥納健保「止患者們的痛」

這種胸痛不要拖!50%患者沒治療48小時內沒命

胖胖們注意了!每天150克藍莓 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15%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