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畸形導致他偏頭痛 其實全球5%的人都有這個問題…

照片檔 ID:826959572

30多歲的陳先生,自小有前額血管畸形,腫塊隨時間增大且伴隨時常間歇性頭痛,小時候曾接受過手術但依然沒有根本解決,輾轉至許多醫院治療,最後來到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就醫。經過影像學檢查,醫生利用血管栓塞減少手術出血,保留正常皮膚下大範圍結紮血管並切除血管畸形,未來只要定期追蹤,並施打硬化劑或相關雷射治療,他的外表已跟他人無異。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整形外科醫師黃柏誠表示,全球至少有5%的人口,受到血管病變及其併發症的影響,但是血管病變的致病機轉至今不明。「血管病變主要分為『血管瘤』及『血管畸形』,前者主要是血管內皮增生,而血管畸形則是血管不正常增生但血管內皮無過度增生,」黃柏誠表示。

血管瘤主要發生在嬰兒時期

黃柏誠說明,以常見的血管瘤為例,嬰兒血管瘤是嬰兒期最常見的良性軟組織腫瘤,是最常見的血管性胎記,也有人稱作草莓形血管瘤,發生率約2%,男女比約1:4,80%在表皮上是鮮紅色,20%是在皮膚下呈藍色或沒變色。

6成血管瘤會出現在頭頸部占,軀幹佔25%,而四肢佔15%,大多偶發性,黃柏誠表示,大部份血管瘤在出生後兩週被發現,前9個月生長快速是增殖期,9-12個月時生長趨緩並且萎縮,3.5歲後約有50%會消失,也可能退化形成一些遺跡包含皮膚毛細管擴張、皮膚鬆馳、疤痕、脂肪纖維化等。

黃柏誠指出,嬰兒血管瘤本身雖然是良性,但仍然可以在不同部位造成併發症,如眼睛附近可能會影響視力,鼻部可能影響軟骨發育,耳朵可能也會造成外觀變形,需要謹慎檢查,不可不慎。(更多請看:《寶寶身上長鮮紅「草莓」!3步驟治療跟嬰兒型血管瘤說掰掰》

血管畸形難處理 跨部門團隊才能量身打造治療方案

血管畸形部分則相當複雜,粗略分為微血管畸形、淋巴管畸形、原發性淋巴水腫、動靜脈畸形等,醫師會根據病史、理學檢查、影像學檢查做出診斷,擬定治療處理的方式。黃柏誠舉例,他的一名病人,68歲的蔡女士,右眼腫脹一年多,造成眼皮下垂、兩眼不等高、眼壓上升,因此到眼科求診,經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及相關眼科檢查,切片後發現蔡女士右上眼眶有骨性血管瘤,此種疾病相當罕見。

經團隊診視後,醫師安排了血管攝影檢查及術前手術模擬,並運用3D列印相關技術,以達到術中腫塊切除後能立即精準重建,整合性手術過程順利,蔡女士恢復良好,追蹤後無復發現象,並相當滿意其外觀對稱性。

黃柏誠表示,血管異常的疾病,治療上相當的困難及繁瑣,須仰賴跨團隊共同合作,也須醫病間耐心的合作。因此,建議有相關問題的病人,找有成立「血管異常治療團隊」的醫院,團隊應該要含括包含整形外科、血管外科、小兒內外科、放射科、神經外科、眼科、病理科等,才能依據不同型態的血管病變擬定口服或注射藥物使用、血管栓塞、雷射治療,腫瘤切除及重建等不同處置方式,來達到分階段及合宜的治療。

延伸閱讀:

雷擊頭痛瞬間「被雷劈」 醫師:馬上就醫避免終生後遺症

9成上班族的頭痛救星 中山附醫超微針灸讓你遠離偏頭痛

男子每次行房都會爆炸性頭痛 元凶竟是嚴重缺乏B12維生素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