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來台灣肺癌死亡人數首度下降!

Stock photo ID:825493738

11月17日是「世界肺癌日」。在國人十大癌症中,肺癌已經超越肝癌成為第一名的死亡癌症,存活率一直都是十大癌症中最低的,而發生率也一直居高不下。但隨著健康檢查的發達,越來越多人會進行定期檢查,也讓這份險惡有了一線活路。

肺癌死亡人數下降

有「台灣癌症之母」之稱的中研院院士彭汪嘉康,在1987年開始就一直致力於建立台灣治療癌症的流程,讓台灣的罹癌患者有機會接受到最好的治療。

但身為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董事暨台灣癌症基金會副董事長的彭汪嘉康,在近年觀察肺癌的發生率,也憂心忡忡的說,去年全球新增200萬患者,發生率是22.5/10萬人;但在台灣,最新公布的2016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的肺癌發生率竟高達36/10萬人,而且超過一半在晚期發現。

不過另一個好消息是,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秘書長王金洲說,從2008~2016年的癌症死亡人數來看,台灣肺癌的死亡人數第一次開始下降,「一方面是因為藥物的治療進步了,另一方面是健康檢查推行,早期就檢查出肺癌的人口變多。」

肺癌不只是「抽菸」族的問題

健康科學文教基金會也提醒,「不抽菸」的人並不代表不會得到肺癌。像是一名65歲的陳小姐,跟先生一起經營自助餐將近20年,結果2年前先生發現肺癌,才1年多就過世,她也意識到自己常常呼吸不順暢可能也是肺癌的徵兆。

「因為自助餐要開大火,很熱,根本戴不住口罩,回家之後也匆匆忙忙的煮飯,忘了開抽油煙機,就直接面對油煙。沒想到檢查後真的發現有0.3公分的腫瘤!」陳小姐說,家裡早就因為先生得了肺癌而花光積蓄,偶然得知「愛妳不肺力」補助,才去做了肺部低劑量斷層掃描篩檢(LDCT),也才能及早發現跟治療。

iStock ID:944885746

王金洲說,其實除了吸菸之外,比較常見的反而是「家族史」造成的影響,在診間很常看到爸爸跟兒子,媽媽跟女兒,姊姊跟弟弟一起來的案例,「只要有血緣,不管關係距離多遠,都會大大增加罹患肺癌的機率,尤其是關係很近的血親,建議都要去做檢查。」

另外,生活型態相近的人,比如說同一個職業場所、居住環境底下有人罹患肺癌,代表附近可能有肺癌的危險因子,比如像是陳小姐跟先生,可能就是因為煮菜的油煙導致肺癌;還有像是居住在工業區、發電廠,或是馬路旁的空氣污染、PM2.5,或是二手菸等,也需要注意去做篩檢。

因為肺癌的診斷大多在50~60歲之間,所以建議可以從40歲開始做檢查,有相關危險因子的人可以提早到35歲,

你想要什麼樣的健檢,按>>這裡就知道。

延伸閱讀

情緒與癌有關!8種與心理情緒有關的癌症
每1小時就有1人死於肺癌 不抽菸、不下廚為什麼也會得?

降低30%肺癌風險!144 萬人研究:多吃優格+膳食纖維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