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之後會有一段長達1年的恢復期,但在骨折後3個月,骨頭的疼痛就會慢慢消失,只是還不能施力而已。但有些人在過了這段期間骨頭還是會疼痛,其實可能代表骨頭沒有癒合完整,這個疼痛可能就會在下雨天或是身體比較差的時候,時不時跑出來,讓人感到很困擾。
長庚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周應照則說,其實骨頭的癒合良不良好,在骨折的當下就決定了非常大一部分,骨折的位置、力道、角度、型態,都會決定這塊骨頭是不是能完全癒合;而骨折當下的處理,有沒有固定、做了什麼樣的手術、使用什麼樣的醫材,帶來的結果也會完全不同。
骨頭癒合的4階段
周應照說,骨折當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他想要先強調一個觀念:
- 骨折的時候千萬不可以動,要想辦法固定。
- 固定的時候,骨折的遠端綁緊、近端要鬆,避免綁太緊反而讓骨骼更歪。
- 紀錄骨折的原因、折斷的方向、時間,然後馬上找到骨科醫師、神經科醫師進行診斷,緊急處理。
- 發炎期:2~3天
這個階段是看起來外表最嚴重的時候,會積血、腫脹,身體要把修復因子都叫來骨折的位置進行修復。所以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不要亂動,而且要保持血流的通暢,才能讓身體有足夠的修復因子。
- 軟骨形成期:2~3週
這個階段,骨頭斷裂位置的血塊會慢慢凝結,變成一個保護的網絡,而斷掉的地方,會開始形成軟骨,就像是在幫房子打鋼筋,先建構未來要長成的骨骼樣子。
周應照表示,這時候是骨頭能不能長得「正確」的最關鍵時期,所以一定要維持「不動」,免得骨頭長歪就沒辦法完整癒合了。不過要維持不動真的很困難,尤其是腿部骨折,要上廁所的時候可能都會稍微動到,所以最好可以用鋼釘、鋼板等醫材先固定住斷掉的位置,給骨頭空間去生長,輕微動到也不用擔心。
而也有人會選擇用石膏,不過石膏的固定還是有限,而且又悶又熱,所以如果骨折的狀況可以使用鋼板,還是會建議用鋼板固定。
- 硬骨形成期:2~3月
而這個階段,就是鋼筋已經架好,準備灌水泥的時候了。身體會把鈣質叫到建好的軟骨架,照著形狀慢慢沈積鈣質,但要長回原本堅硬的骨骼,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所以這個階段大約會有2~3個月左右。
- 重塑期:2~3年
骨折3個月之後,鈣質沈積大部分就足夠了,但骨頭還不會恢復到原本的強壯樣子,所以一樣沒辦法直接回到正常活動。周應照說,因為骨質密度需要靠「刺激」來增加,所以這時候可以詢問醫師是否可以做一些輕微的復健運動、日常活動來幫助慢慢恢復。
而骨質大概在骨折後1年左右會開始重塑,這個階段看起來就完全跟一般人差不多了,可以去開刀拆掉固定的鋼板,但還是沒辦法承受太大的重量,一樣要多復健、定期回診,大約在骨折後2~3年左右,骨頭才能算完全長好。
骨頭癒合時還會痛?可能是骨頭有些歪掉了
而通常只要過了發炎期,骨頭的疼痛就會慢慢消失,如果進入第二階段的骨頭癒合期,除了傷口的疼痛之外,還是會感覺骨頭反覆有痠痛的狀況,可能是骨頭沒有完全癒合;比如兩節斷掉的骨頭沒有吻合、一高一低,或是血塊遲遲沒有消退,或是還有一些殘留的骨頭碎片在刺激神經、軟組織出現沾黏等。
所以在骨頭癒合時期會疼痛,建議一定要回診跟醫師描述狀況,看看是不是固定的鋼板有歪掉,或是軟組織出了狀況,周應照也的確遇過這樣的個案。有一個年輕人是腿骨骨折,因為前面癒合的很好,所以在硬骨形成的階段就有力氣可以行走,認為自己「已經好了」,不拿拐杖幫助支撐,結果鋼板很快就斷掉,骨頭又歪了,整個過程重來一次。
而這就是周應照想要強調的第二個觀念,「骨折沒有『好得很快』的辦法,因為身體自然就需要這麼多時間來修復,任何說可以加速好轉的辦法都是有危險性的,不如就是自己按照4個階段好好休養,反而是最安全、骨頭能癒合最好的方式。」
「相信自己的醫師,問清楚自己的狀況,骨折大部分都能慢慢恢復。」周應照說。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