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解密:為何憂鬱症患者常失眠

照片檔 ID:629189620

在臨床上發現憂鬱症患者約有70%伴隨著失眠的問題,而失眠者也容易有憂鬱症的傾向;到底是失眠讓人憂鬱,還是憂鬱讓失眠,一直是生醫科學界想要探究的問題。而由英國華威大學、牛津大學及中國復旦大學所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解開了這層謎團,結果刊登在精神病學排名第1的國際期刊《JAMA Psychiatry》上。

觀測約萬筆大腦樣本  發現憂鬱與失眠有共同的腦神經迴路

研究團隊利用美國人腦連接組計劃(HCP)以及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這兩大國際大腦影像資料庫,對約10000名鬱症患者的大腦分析紀錄進行大數據分析,發現憂鬱和失眠有共同的腦神經迴路;患者大腦的背外側前額葉皮質(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DLPFC)、楔前葉(precuneus)與側眼眶額葉皮質(lateral orbitofrontal cortex)之間存在強烈神經聯繫。

以上的腦神經迴路,剛好屬於大腦皮質掌管獎懲的區域,例如:外側眶額皮層屬於負面情緒相關的腦功能區;楔前葉是和自我感知相關的腦功能區;背外側前額葉皮質和短時記憶相關的腦功能區。而睡眠品質差的患者及憂鬱症患者,在這些和負面相關的腦區信號都有同步升高的現象

研究團隊表示:「這些腦區之間的腦神經迴路的連結增強,會使會者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中,並進一步導致睡眠品質下降。」

已經成功應用在臨床上的 定位憂鬱症腦功能異常區域的微電擊治療

此外,研究團隊在2016年發表於《腦》《Brain》科學期刊上,精準定位憂鬱症患者腦功能異常區域的研究果已成功應用於臨床,取得初步成效。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利用1Hz經顱磁刺激對患者的異常腦區,對外側前額葉皮質進行微電擊的刺激治療,經過一個月的療程,解果顯示第一次發病的憂鬱症患者約46%的臨床症狀,對於難治性憂鬱症也能改善近33%的症狀

研究團隊表示:「我們的研究發現,與憂鬱症顯著關聯的區域大腦外側前額葉皮質層涉及獎賞以及非獎賞功能的腦區呈現相反的異常模式,這提示造成憂鬱症的病因可能是大腦中「正(獎勵)」和「負(懲罰)」神經調控的失衡。」

延伸閱讀
美國研究:發現幫助憂鬱症患者刪除負面記憶的關鍵基因
有種憂鬱症,是吃藥吃出來的!
沒有憂鬱症 為什麼要吃抗憂鬱藥?一半的抗憂鬱藥品都不是開給憂鬱症患者吃的!
一個單字 讓你記住憂鬱症的10個特徵
益生菌能夠治療憂鬱症嗎?科學研究告訴你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