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10%機率的瀕死心肌梗塞,他用10%機率賭贏起死回生

圖說/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電生理學科主任柯文欽說,很可能只是覺得痛一下,結果心肌梗塞就走了,所以有不舒服一定去看醫生。

「真的是上天垂憐。」國泰醫院心血管外科醫師李孟霖說,對於3條冠狀動脈都阻塞、已經裝到葉克膜的病患來說,那是沒有退路的人,「這是很多的巧合、運氣,加上他自己的意志力、家人的陪伴,還有一整個團隊,才有辦法做到。」

3條冠狀動脈都阻塞是10%的機率,救回來,也是10%的機率

國泰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電生理學科主任柯文欽說,一般的冠狀動脈心臟病,阻塞都是1條而已,連續2條的機率是10%以下,更不用說3條;而冠心病患有80%的人會有典型症狀,16%的人有非典型症狀,4%的人沒有症狀,這個案例的莊先生,同時是3條阻塞、又是沒有症狀,真的非常罕見。

當時48歲的莊先生送到醫院來時,已經進入休克狀態,檢查發現冠狀動脈左迴旋支急性完全阻塞、左前降支慢性完全阻塞、右冠狀動脈細小且阻塞,完全沒辦法供應心肌需要血液、養分跟氧氣,柯文欽當下緊急用氣球擴張支架打開左迴旋支,「至少先打開1條,才有後續的機會。」

但打開了1條,也置入了主動脈幫浦,左前降支還是無法打開,導致心臟持續衰竭、心跳停止,李孟霖回憶當時的緊急情況,說,「柯主任在開刀房做CPR,急叫我們來裝葉克膜,那時候就知道這是2、3成救回來的機會,只能拚了,也沒辦法思考。」

裝了葉克膜之後,發生好幾次心律不整,又用了電擊、強心劑拚命穩住,但8天之後撤下葉克膜,心臟還是持續衰竭,團隊決定啟動手術風險極高的冠狀動脈繞道手術,直接把左前降支打通;李孟霖說,「手術太危險了,要切開胸腔、讓心臟停止,我們要先評估什麼時候做最好、又不能拖太久,只能在最短的時間,把CP值推到最高,用經驗做到剛剛好。」

昏迷1個多月,最後終於撐到醒過來

「我還以為我是中暑!」莊先生回想起那段,雖然現在身體還是比較虛弱,但對於自己能活過來,也是充滿了意外跟感謝。

從事工程工作20幾年,每天都要抽1包多的菸,也讓莊先生的菸齡跟工作年緊緊綁在一起,才48歲,他覺得自己身體很健康,很少進醫院;只是這大半年來會覺得喘、悶,想說大概是中暑,休息幾分鐘之後也就好了,並沒有特別注意。

但3個月前,又喘又悶的時候,莊先生一樣跑去休息,但隔了好久都沒有改善,趕快請同事帶他來急診,結果護理師一看就說「你這是典型的心肌梗塞」,後來的事,就像是醫師說的,在1個月內瘋狂的急救,直到繞道手術大成功,控制住心臟衰竭,又進行了物理復健,才在發病3個月後,順利出院。

你是帶有心肌梗塞危險因子的人嗎?

柯文欽說,這個搶救過程3分鐘就講完了,但過程花了3個月,而且一切都是運氣,所以身體有什麼不舒服,最好都到醫院檢查,不要想說「休息沒事就好」。

像是胸悶、喘、胸口痠痛都是很明顯的症狀,如果運動時會感覺不舒服,休息就好了,或是有三高、有抽菸、肥胖,45歲以上的男性、55歲以上的女性,都是高危險群;但有人可能是下巴痛、牙痛、胃痛等非典型的症狀,最好都要早期檢查、早期治療。

李孟霖也說,一開始心臟內科做的支架處理失敗,到這種情況,就算有葉克膜可以裝,很多人都是多活了2天就過世了,如果今天患者不是只有48歲、或是老天少了一點照顧,今天不可能站在這裡,喘只是表象的判斷,但有任何的不舒服,「隨時都可以來做檢查。」

延伸閱讀

冠心病患起床、排便、洗澡、運動這日常4件事,該怎麼做?

一張圖看懂,心絞痛、心肌梗塞的差異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