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城大腸癌逝 / 大腸癌肝轉移怎麼辦?醫師詳解大腸直腸癌肝轉移治療對策

經典金曲《心肝寶貝》作詞人李坤城,近日驚傳因大腸癌逝世,享壽 66 歲。而與他因「爺孫戀」轟動全台、小他 40 歲的女友林靖恩在臉書悲痛證實,李坤城已在 4/8 病逝。據報導,林靖恩說明,一向身體硬朗的李坤城,在 2022 年施打完新冠疫苗後,身體一直不舒服,出現骨頭痠痛問題,原以為是疫苗副作用,卻在 9 月因為呼吸困難入院,這才確診為大腸癌末期,且已轉移至肝、骨,最終不幸病逝。

在台灣,大腸直腸癌發生與死亡人數逐年增加,依據 108 年癌登資料統計顯示,平均每 30 分 22 秒就有 1 人被診斷為大腸直腸癌,顯示大腸癌對國人健康之威脅。

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世慶表示,大腸直腸癌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造成,若能早期發現並予以切除,即可減少癌症的發生。然而,大腸癌初期通常無明顯症狀,若未能定期篩檢,發現時恐已末期,甚至出現轉移。

大腸直腸癌肝轉移比例有多高?

很多人知道,癌症如果已經轉移,如同被判了死刑,隨時要準備後事。而大腸癌最常轉移到的就是肝臟,其次是肺轉移,其他則包括淋巴結、腹膜、卵巢、骨頭、腦部等。

大腸癌轉移到肝臟的機率有多少呢?大腸癌在發現的同時已經合併肝轉移的約佔 15〜30%。原先未轉移的大腸癌在切除後,仍有 20〜30% 會產生肝轉移,約有 5 成患者會產生肝轉移。然而,出現肝轉移就真的無藥可救嗎?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梁逸歆表示,初次診斷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人中,約有一成是相對幸運,肝、肺臟部分可能 1〜2 顆轉移的腫瘤,腫瘤也很小,可以早期切除,並做好全身性的治療,最終可朝治癒的目標前進。

肝轉移有哪些治療對策,以延長存活期

以微創手術切除,保留最多肝體積

奇美醫學中心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王家豪表示,隨著化學及標靶治療的進步發展,許多第四期大腸直腸癌病人病情也因此得到控制,讓外科醫師有機會可以將腫瘤完全切除,也因此提高病人存活機會並改善其生活品質。

但肝臟轉移腫瘤往往較多顆,且會散布在肝臟雙側,有些腫瘤還可能在肝臟較深處,使得肝臟手術困難度提高,可能需要犧牲較多的肝臟體積,導致術後肝臟衰竭機率增加。他說:「倘若剩餘肝臟功能較差,這些病人常無法再接受後續的化學及標靶治療」。

近年來,微創肝臟手術進步且普及,也讓許多病人於手術後恢復更快並減少術後併發症。王家豪進一步說明,同時以腹腔鏡大腸直腸手術、肝臟切除,以及電燒灼肝臟深部腫瘤,已成為消化外科常規施行的手術,長期追蹤也發現與全數手術切除的病人效果相當,提供大腸直腸癌四期病人一線生機。

無法切除,以化療、生物製劑縮小腫瘤

梁逸歆提到,絕大多數、約 6 至 7 成的病人發現時,轉移出去的腫瘤已很多、很大,是「絕對無法切除」,也就是無法開刀切除;有 2 至 3 成的病人介於早期可以切及絕對無法切除中間,被列為「可能可切除」的轉移性大腸直腸癌。

梁醫師說:「這些可能無法開刀的病人,只差臨門一腳。如果有好的治療,可以扭轉命運,由不能痊癒變成痊癒」。這個階段的治療非常重要,要把所有的武器統統用上去,以化療、生物製劑為主,儘量延長生存時間及生活品質。

可以先用化療、生物製劑進行全身性治療,讓腫瘤縮小、變少,才有動手術的機會,一口氣將腫瘤清除乾淨,增加痊癒的機會。梁逸歆分析,治療前也要做基因檢測,找到相對應的標靶藥物或免疫治療,以提高存活率。

圖片來源:istock

基因檢測,找到標靶藥物、免疫治療

他說:「如果有 MSI-H 基因,使用免疫治療的有效率高達 40〜50%,效果甚至比化療、標靶治療還要好,有效時間非常持久;另外,腫瘤基因突變負荷量 TMB 高的人,免疫治療效果也很好。

然而基因檢測要價不斐,若因為經濟考量,無法做多基因檢測的病人,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指引(NCCN)建議「至少要驗 RAS、BRAF、MSI-H、NTRK、HER2 等 5 種基因。

梁逸歆呼籲,轉移性大腸直腸癌一定要做 1 次基本款的基因檢測,當治療後出現抗藥性,或是腫瘤惡化時,可以再做第 2、第 3 次的基因檢測,才有機會尋找接下來的治療方向。

他說,大腸直腸癌已經進入精準醫療年代,每個病人致病的基因變異不太一樣,只有透過更精細的基因檢測,取得更多資訊,才能選擇最好的藥物與治療順序,達到治療目標,戰勝癌症。

諮詢專家:臺北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 張世慶、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 梁逸歆
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 王家豪

文 / 黃慧玫、圖 / 黃懷賢

延伸閱讀:
李坤城大腸癌逝 / 醫籲:定期 2 檢查,降低致死晚期腸癌的發生
血便是痔瘡、肛門瘻管,還是大腸癌?症狀分辨、治療、手術方式一次看!
外食族如何預防大腸癌?拒絕高脂低纖,營養師的三餐這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