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脊椎手術易癱瘓?骨科醫師:年齡不是接受手術的問題

照片檔 ID:507211348

86歲的陳奶奶,有高血壓病史,下背痛併下肢坐骨神經痛已經10多年。起初症狀輕微,在住家附近醫院就診,偶爾吃個藥做個復健也還過得去,但80歲之後症狀加劇,尤其是兩三年前需要每天服藥才能減輕下背和坐骨神經的疼痛,而且步行距離愈來愈短,走不了3分鐘就因為下肢痠麻需要休息,做復健也不見改善,嚴重影響生活。經就診X光檢查後,為第四、五腰椎滑脫,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第四、五腰椎脊椎管狹窄壓迫腰椎神經,需要開刀治療,經與醫師討論後,決定接受「腰椎後位減壓融合骨釘固定手術」。手術後今過兩年以上的追蹤調查,以「視覺類比量表」評估疼痛狀況(10分最痛),陳奶奶下背痛從術前7分進步至1分,下肢疼痛感從術前7分進步至0分,現在陳奶奶可以每天早上健走超過30分鐘而不需要休息,過著舒適的老年生活。

什麼是腰椎後位減壓融合骨釘固定手術?

脊椎管狹窄壓迫腰椎神經造成的症狀以神經壓迫為主,像是神經性跛行、坐骨神經痛、腳麻、腳沒力等。適當的保守治療有機會改善疼痛,減緩神經症狀。但當保守治療失敗時,症狀已經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就需要手術治療。

腰椎後位減壓融合骨釘固定手術,是在腰椎後方的融合手術,大多是在病患有脊椎不穩定的情形施行。需要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脊椎固定起來,手術包括脊椎減壓及將壓迫神經的組織切除,此種手術需使用些脊椎內固定器,例如骨釘、支架等。利用骨釘固定及人工支架(cage)植入來達到最好的融合效果,放鬆受壓迫的神經,改善患者的神經症狀。

長輩常對脊椎手術心生恐懼

林口、桃園長庚紀念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廖振中表示,脊椎問題經常困擾年長者,需要開刀治療時更是心生恐懼。許多超過80歲以上的長者常常會在脊椎手術前詢問,「我活到這麼大歲數開刀好嗎?」尤其是脊椎手術,他們通常會害怕手術不成功造成癱瘓,不僅對自己也對家人造成負擔。由於台灣民眾平均壽命逐漸加長,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估,到2050年全球的男性平均壽命為81.1歲,女性為86.6歲,因此需要接受脊椎手術的年長者恐將增多,醫生也會遇上越來越多病人有相同的疑問。

長庚研究:年齡不是接受脊椎手術的禁忌

廖振中說,年齡不是接受腰椎減壓鋼釘融合手術的禁忌;年齡的意義代表病人可能有較多內在疾病的可能性,但是經過適當的治療與控制本身內在疾病的問題,並透過完善的手術術前準備與計畫,這些80歲以上的長者也可經由手術來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此研究於2018年刊登在脊椎手術的頂級醫學雜誌《脊椎》「The Spine Journal」。

林口長庚醫院針對38位年齡超過80歲且接受過腰椎手術的病人,進行2010年1月到2012年12的回溯性醫療大數據資料進行分析;另外,在資料庫中挑選因為相同疾病接受相同手術方式的65〜79歲的病人當對照組共38人,比較這兩組病人的術前研究、手術中情況,以及術後臨床和X光鋼釘位置與骨融合的結果,尤其是探討80歲以上的病人是否有較多的併發症產生。

結果顯示,這些80歲以上的病人術後隔天就可坐起,術後3~4天即能進行站立和走路訓練,而術後恢復情況和對照組並無差異,僅有5人有鋼釘鬆脫、肺炎、尿路感染、傷口表面感染等輕微的併發症,但沒有神經損傷的情形發生,兩者均未有手術造成癱瘓的狀況。而經過兩年後的追蹤調查,患者的骨融合達成率約82%,與65〜79歲對照組病人的89%相差不多,顯示年齡本身不是接受腰椎減壓鋼釘融合手術的禁忌,只要經過適當的評估與準備,80歲以上的長者也可經由手術來改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脊椎微創手術導航 降低再次手術的風險及併發率

140公分變回180公分 生物製劑加惠僵直性脊椎炎患者

從9度惡化到55度、胸痛難耐⋯脊椎側彎如何自我檢測?

不用再害怕椎間盤手術了 內視鏡讓脊椎手術傷口只有0.8公分

你站對了嗎?錯誤站姿讓你的脊椎面臨3大風險

這樣坐真的母湯啦!會造成脊椎側彎、椎間盤突出!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