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早上的尿液出現了泡泡,或是健檢的時候檢查出了蛋白尿,可能代表著腎功能的損傷,可以使用類固醇或是利尿劑等藥物來治療跟控制。不過在中醫的角度裡,蛋白尿代表身體沒辦法留住必需的物質,所以也可以利用「補身」的概念。
中醫怎麼看待蛋白尿?
過去洗腎被認為是吃中藥造成,但其實根據藥害統計,發生肝、腎功能損害,多是來路不明、或是民眾自行去購買的中草藥、非類固醇的消炎止痛藥等,其實不管是中藥、西藥,不正確使用都會對身體有危害。
台北長庚醫院中醫內兒科主任江昆壕說,以中醫的角度來說,所謂的「陰」是指身體的物質,「陽」則是指身體的眾多功能;所以蛋白質屬陰,當蛋白質不斷流失到尿液裡、就是「陰虛」,身體沒辦法正確吸收物質,需要補陰,所以要避免吃刺激性、燥熱的食物,傷害消化系統。
而蛋白尿的蛋白質流失,是身體控制不住、被動式的流失,代表「氣虛」,「氣」代表身體中許多的功能,其中一項是「固攝」,也就是讓這些重要物質不會流失、留住身體必需的營養物質;所以同時也要補氣,要避免吃太甜、吃太多麵食或是冰冷的食物。
而這種「補」的治療方式,其實就是把身體的能量保留住,讓腎臟能夠發揮功能,雖然已經受損的腎臟本身沒辦法修復,但至少生活品質、身體功能還可以維持一定的水準。而中醫更講求針對每個人的體質、天氣、生活的環境去調配不同的藥物,有「精準醫療」的味道。
治療蛋白尿不是下禁令,還要看患者心情
蛋白尿在腎絲球病變、腎盂腎炎、腎小管病變等情況下,都有可能發生,而這些病變除了是腎臟本身的問題之外,也可能是身體其他器官產生的問題、損害到腎功能,導致出現蛋白尿;所以蛋白尿跟腎功能損傷可以說是互為因果、互相影響,治療蛋白尿時一定也要顧到腎功能的問題。
而腎臟病患在後期會有疲累、水腫、腰痠等症狀,除了治療症狀,也需要顧到患者的不舒服、還有日常生活的維持,這些則是中醫能透過調養身體來顧及的層面。江昆壕說,比如性行為,雖然跟腎臟這個器官沒有直接關聯,但也必須消耗身體能量,如果病人整體狀況偏虛,減少身體能量的消耗,是會對病人有幫助的。
但江昆壕說,在治療的時候,不只要考慮療效,也要顧及病患的生活品質,病患來看一個病,如果醫師能不只治療看到的症狀,而是找出源頭解決問題、幫他整體生活品質提升,「那是身為醫師必須做的。」所以性行為的部分,也要考慮伴侶的感受與心情,並非可以從醫療上單純的討論。
延伸閱讀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