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介入生心臟血管醫學會監事洪大川表示,由於國內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數多,基於提高病人的緊急救治,
未來若開放心臟血管專科醫師一起救治,將可降低患者死亡率。
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有黃金治療期
腦中風是台灣地區第3大死因,也是65歲以上導致殘疾的最重要病因。臺大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高憲立說,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的腦血管阻塞會讓腦細胞因為缺血而喪失氧份在短時間死亡,據推估每分鐘的缺血傷害,都會造成200萬神經細胞的死亡,所以在12~24小時黃金時間內,盡速改善缺血狀況,就能減少神經學功能缺損的問題。
急性缺血性中風的治療方法
隨著器材與方法的日益進步,高憲立表示,自2015年起,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已經開始用導管治療的新方法。醫師會先用電腦斷層灌流造影,檢查被急性血栓堵塞腦血管的中風患者,再用導管移除腦血管內的血栓。而用導管治療腦中風的方法,可以改善病患腦部血流,降低出血的併發症,大幅減少病人日後發生嚴重殘障失能,甚至死亡的風險。
開放心臟血管介入專科醫師 救治缺血性腦中風病患
高憲立說,由於衛福部限定缺血性腦中風緊急導管治療,只能由神經內外科及神經放射科醫師執行,但執行缺血性中風緊急導管治療的醫師人力不足,全台許多縣市醫院,因無法施行全天候24小時緊急導管治療,讓腦中風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高憲立再進一步說明,因經過培訓認證的心臟血管介入專科醫師,有受過專門訓練課程,具備完整的顱內血管造影及判讀能力,可針對通往腦部的頸動脈狹窄的施行介入治療,而且心臟血管介入專科醫師人力充足,在國內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超過80%能及時接受緊急心導管治療。所以,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建議除神經專科領域醫師以外,政府應開放經過認證的心臟血管介入專科醫師執行治療,希望提升急性缺血性腦中風病人的及時治療率到80%以上。
延伸閱讀
文/黃聖筑 圖/何宜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