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為人體的生理現象,人體大約有 200 ~ 300 萬個汗腺,是人體排出體內毒素的途徑之一,而且排汗可以幫助提升新陳代謝,帶走尿素、乳酸等體內廢物,維持身體平衡及免疫系統的健康。
如果身體稍微活動就大出汗,中醫師表示,可能與氣虛體質有關。氣虛體質不僅會讓人稍微活動就出汗,坐著時也容易流汗。建議平常可多按摩4個穴位,幫助改善過於身體的多汗狀況,調節身體的水分代謝,達到止汗、斂汗的效果。
按摩4穴道調理多汗症狀
1. 合谷穴
合谷的意思是大腸經氣血匯聚於此,形成強盛的水濕風氣場。按摩合谷穴可以達到使汗腺收縮的效果。
位置:虎口併攏,位於肌肉凸起最高處。
2. 行間穴
行間是肝經上的第一個穴位,意思是指肝經的水濕風氣由此順傳而上。按摩行間穴能有效的祛除內心的肝經之火,清熱瀉火,止汗效果佳。
位置:在腳背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間邊緣的凹陷處。
3. 復溜穴
復溜的意思是指腎經的水濕之氣在此蒸發上行。按摩復溜穴可以使水分變得代謝正常。
位置:足內踝尖上3指寬,跟腱前方。
4. 大陵穴
大陵意指隨心包經經水沖涮下行的脾土物質在此堆積。按摩大陵穴,有清心瀉火的功效,進而達到止汗、斂汗效果。
位置:手掌與手腕交界處的橫紋的中點。
以上穴道的按摩方法,用手指或器具輔助皆可,力道不用太大,按摩時有產生酸脹感即可,每次可按摩2~3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