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脹氣總是治不好?醫師:你該掛的可能不是腸胃科

「胃痛」是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問題,但大部分人頂多是吃個成藥,再嚴重點的才會看醫生。臨床上,有不少找不出問題的胃痛,自律神經失調症專家郭育祥醫師撰文表示,若是積極治療卻沒有改善,就要懷疑是自律神經的問題了。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單單一年因腸胃困擾而就醫的人數,竟達高達 470 萬人,症狀主要有「胃脹氣」、「胃食道逆流」、「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

為什麼台灣人的腸胃狀況這麼差?數據只是數字,感覺遙遠,但若稍稍留意周遭,便不難發現,總有那麼幾位同事、朋友、親戚,是一吃完飯就常常手撫著胸口或胃部,感覺像快要吐了,或者是疼痛難當。他們的飲食往往包含諸多禁忌:必須先吃什麼再吃什麼,或者有哪些種類的食物是絕對不能碰。但即便如此,腸胃問題似乎也沒有徹底解決,仍然時不時服用胃藥。

圖說:不少人習慣用成藥解決腸胃不適的問題。

總是找不到腸胃哪裡出問題?也許問題根本不在腸胃!

如果你也是這樣的腸胃科常客,經常性的服用腸胃藥,定期找腸胃科醫師報到,做遍了各種相關檢查:胃鏡、大腸鏡、腹部超音波,都檢查不出腸胃有具體、明顯的問題;配合醫師叮囑好好用藥、乖乖地調整飲食習慣,腸胃的各種不舒服卻仍然緊緊相隨,沒有改善…。

或許,讓你感覺不舒服的主因,並非腸胃器官本身的問題,而是調節腸胃器官的神經系統出錯了!該治療的很可能不是你的胃臟或腸道,是自律神經系統。

自律神經掌控全身功能,一旦失調胃部也會失控

自律神經系統作用於全身上下,內內外外,當然也包含胃、腸。胃能不能好好的蠕動,分泌適當的胃酸,向上連接食道的賁門、向下連接腸道的幽門,是不是能在適當的時候收緊或放鬆,都與自律神經系統的協調性息息相關。

協調性好的時候,一切運作順暢,我們不會特別感覺身體在做些什麼。一旦失調了,可能蠕動不好、胃酸過多或過少、賁門幽門也無法適當運作…。消化不良、胃痛、脹氣、胃酸逆流等不舒服的感覺就出來了,上述每一種身體的反應都變得格外明顯。

圖說:腸胃老是不舒服,也許不是「器官」的問題。/照片檔 ID:840711094

長期、反覆發作的胃腸疾病,應該進行自律神經失調檢測

不明究理的情況下,很多人會選擇服用成藥來舒緩不適。以最常見的胃酸過多為例,的確,無論胃酸過多的原因是什麼,制酸劑一吃下去,確實可以立刻見效。但如果根本的問題-「自律神經失調」沒有被處理,胃酸過多的情況仍然會反覆發生,長期透過化學制酸劑來抑制,無論其成分是鋁鹽、鎂鹽、碳酸鈣還是碳酸氫鈉,只要過量使用,仍可能產生不同的副作用,輕如脹氣、便秘、腹瀉,重如腸阻塞、高血鈣(腎功能不佳者須慎防)。

根本之道,還是應該將治療重點擺回失調的自律神經,而不是僅僅關注失調之後,所表現出來的腸胃不舒服。如果你或你的親友,有長期、反覆發作的胃腸疾患無法根治,做過許多檢查醫生也都說胃腸器官正常,切勿排除自律神經失調的可能性,建議到專業醫療院所、透過專門儀器進行自律神經失調檢測,了解失調的程度並予以適當治療。

【郭育祥醫師小檔案】

  • 現職:郭育祥診所院長
  • 專長:自律神經議題

文章來源:郭育祥醫師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自律神經失調要看神經科,還是精神科?

身體不適查不出原因?自律神經失調會有這些症狀

食物老是在體內「開倒車」 醫師教你如何遠離胃食道逆流三大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