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期刊:每週打2次太極拳 老人跌倒風險下降6成!

iStock-149402637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65歲以上長者10大死因中,「事故傷害」高居第6名,而「事故傷害」裡頭很大一宗就是老人跌倒,將近1/6的老人都有過嚴重度不一的跌倒經驗,而兒孫們最害怕的,莫過於老人跌了一跤之後,再也站不起來,甚至跌掉了性命。

即使是在醫學發達的現代,跌倒也仍然是台灣老年人因傷致死的首要原因,摔一下摔出骨折就不是小事了,再加上老年人常見的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病,各種疾病合併起來,因為跌倒而一次爆發,後果不堪設想。

毫不誇張地說,跌倒一次跌的不止是生命健康,也是金錢,在美國如果老年人跌倒就診,一次就要花掉近1萬美元。台灣雖然沒有相關的數據,但是光想著老人跌倒後所要花費的看護、照顧金錢,累加的費用也不容小覷。

因此,防患於未然,總比亡羊補牢更好,所以許多老人總想著應該做些什麼運動來維持健康,但是,該做什麼好呢?

國際研究:做太極拳最好!

近期的《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美國俄勒岡研究所華人科學家李甫中教授團隊帶領的一項臨床試驗給出了答案:練太極!(【動圖教學】太極八式這麼做,讓你在家強身健體

其實太極拳有益健康已經不是新聞,早在2012年,李甫中教授團隊就在《NEJM》上發文證實,練太極拳可以改善帕金森式症患者的運動功能受損狀況,防止患者跌倒。而這次的研究則是針對老人,他們發現,與有氧運動、練肌肉相比,每週參加兩次1小時的太極課程,堅持半年,就能把跌倒風險降低58%!

與單純的力量訓練、有氧訓練或者是協調性訓練相比,練太極可以說是全身運動,從而改善身體的平衡能力。而且,練太極也不需要健身房裡的器械,找塊空地擺起架勢,把動作學會了就能練習,對老年人來說相當簡單易行呢。

有運動風險就會降低 但是練太極拳降低的風險最大

這項研究找了670名1年內曾有跌倒史,但仍然有一定運動能力的老人參加了試驗,絕大多數是白人。研究團隊把參與者平均分成了3組,第1組練習的是太極,第2組進行有氧運動、肌肉、平衡性和協調性等運動量較大的訓練,第3組則進行強度較輕的伸展運動、深呼吸等練習,作為研究中的對照組。

試驗為期6個月,參與的老人們如果不小心跌倒,就要進行自我記錄並報告,研究團隊也會透過電話、上門等方式進行密切隨訪。除了跌倒頻率這個主要指標,運動能力、認知功能等項目,也是研究團隊的關注點。

77%的老人堅持完成了6個月的全部課程,太極組、有氧運動組和對照組的完成率基本相同,在費用上,有氧運動組稍稍高於其它兩組。

那麼效果如何呢?參與的老人平均年齡達到78歲,所以跌倒的發生率還是比較高的,有48.4%的老人在實驗期間摔過,但無論在跌倒的發生率還是次數上,太極組都是最低的,按照風險比計算,太極組的老人比對照組相對風險下降了58%,比有氧運動組也低了31%!

國內專家也說太極拳好

其實,國內也一直有鼓勵老人家從事太極拳運動的說法,最具有代表性的就藍青復健診所院長、台大復健科醫師藍青,他表示太極拳是均衡式運動,就是做一項運動就可達到很多效果,不像跑步是心肺運動,若要訓練肌力與柔軟度,得另外做其他運動。

不過,是不是有哪些人不太適合太極拳運動呢?像是心臟病開刀患者就暫時不適合太極拳,但是其他沒有嚴重病痛的,就可以先從鬆柔、功操、拉筋及單式開始,循序漸進。

藍青鼓勵大家做晨間運動,例如早上在家附近的公園打完太極拳再去上班上課,一天精神都會很好,「太極拳對心臟與肺臟功能、肌力、免疫功能都有幫助,也能訓練平衡減少跌倒的風險,還可改善骨質疏鬆與身體柔軟度,長期打太極拳,也能控制體重。」

最重要的還是養成運動習慣

「除了改善平衡,打太極還能提升老人的自信。我們在研究中發現,很多老人跌倒過一次就會有心理陰影,不再做體力運動以防再次跌倒,但這樣就陷入了負面循環,太極恰好能幫助他們打破這個循環。」不過梅奧診所的專家Nathan LeBrasseur表示,他不會輕易建議已經積極從事其他類型運動的老年人,扔下現在運動的項目而匆忙改練太極。「關鍵是要讓老年人動起來,堅持運動,畢竟有氧運動和力量訓練也還是有一定好處的。」

期刊小檔案:《JAMA》是一份美國出版的經由同行評審的醫學期刊。該期刊由美國醫學會以每周一期出版。 起初於1883年創刊,自此之後即不中斷的持續發行,而本期刊發行的內容為:原創性的研究文章、社論、臨床綜述及病例報導等。

延伸閱讀:

醫生眼中最佳的長壽運動排行榜

怕骨折!老人「不敢動」造成關節攣縮 居家照護攙扶法

老人家需要「開心」!復健遊戲讓運動變破關

參考資料:

Effectiveness of a Therapeutic Tai Ji Quan Intervention vs a Multimodal Exercise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Falls Among Older Adults at High Risk of Falling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