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體也是氣象台嗎? 研究顯示,約2/3關節或慢性疼痛的病患在氣候變化時症狀會加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部歸指出「秋冬疼痛Top5」,包括退化性脊椎關節炎、肌肉筋膜痛、纖維肌痛症、風濕性關節炎、肌腱炎等疾病,讓人越冷痛得越厲害。
北醫附醫復健醫學部主任康峻宏表示,很多病患形容自己是氣象台,症狀經常隨季節或氣候改變而波動,尤其又濕又冷的天氣,容易導致肌肉緊繃,造成身體筋骨筋膜疼痛,關節炎發作。
他進一步解釋,氣溫下降或是氣壓改變,可能使得血管收縮,週邊血液循環較差,交感神經較興奮,軟組織特性也可能改變,有些動物研究甚至顯示,長期暴露於冷濕狀態,關節軟組織會產生類似發炎反應,疼痛反應加重,原有骨關節、風濕或疼痛症狀也因此惡化。
這5種疼痛,秋冬時常發作
1.退化性脊椎關節炎
康峻宏指出,退化性關節炎跟年紀、過度使用有關,若是承受的力道超出本身的負荷,就會產生慢性傷害跟退化。「退化性脊椎關節炎都是出現在一些負荷比較重的關節,例如脊椎、膝蓋、髖關節這些位置。」
2.肌肉筋膜炎
肌肉筋膜炎與肌肉的不正常使用有關,像是打電腦、扛重物對肌肉造成慢性傷害,會慢慢累積,產生痙攣跟疼痛的問題。「像是年輕人大量使用電腦,肩頸肌肉筋膜炎就很常見。治療的關鍵是要『去除誘發因子』,也就是改正導致疼痛的不良習慣。」
3.纖維肌痛症
纖維肌痛症是一種全身性的疼痛,會伴隨失眠、日間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不好等合併症狀,女性的發生機率是男性的4-6倍,發作的兩個高峰是在女性停經前後,第二個高峰是70歲。康峻宏表示,目前致病的原因還沒有確定的答案,推測可能是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失調。因此,大多數的治療目標,是將疼痛對日常的干擾降到最低,「藥物治療跟非藥物治療都相當重要。」
4.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屬於自體免疫疾病,也就是一種免疫系統攻擊自體的現象。風濕性關節炎是一個統稱,包含類風濕性關節炎、乾燥症、紅斑性狼瘡等等,要請風濕科醫師去做一些免疫調整的治療,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現在也有研究指出,運動對於風濕性關節炎長期的控制是有幫助的。
5.肌腱炎
肌腱炎最常見於肩膀跟膝蓋,本來就比較弱的肌腱,自然比較容易發炎,「像是上肢有很多肌腱,在運動時,受傷的風險就比較高。」
做到這3點,拒當人體氣象台
醫師建議,透過溫和熱敷、水療及正確運動等3種方式方式,有助於度過季節轉換的階段。
- 熱敷-康峻宏表示,如果真的不舒服,熱敷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像是熱毛巾、熱敷包,都可以使用。」
- 水療-「目前,在日本跟歐洲已經有超過100篇的研究指出,泡溫泉對疼痛緩解很有效,」康峻宏表示若是時間上允許,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 運動-除了一般的運動,也可以針對疼痛的部位,請物理治療師協助指導一些對症下藥的治療動作。(可參考:《久站久坐痠痛?慢性關節炎疼痛?物理治療師教你5招在家訓練肌肉!》 )
康峻宏表示,這類疼痛雖然不會要人命,但痛起來卻讓人坐立難安,建議可透過適度保暖、溫和熱敷、水療及正確運動等方式緩解症狀,尤其冬天運動可讓身體熱起來,正確的運動不僅改善疼痛,也有助於睡眠、情緒等問題。
延伸閱讀:
久站久坐痠痛?慢性關節炎疼痛?物理治療師教你5招在家訓練肌肉!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