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醫師指出,曾有46歲的個案林小姐,她從事一般文書工作,平日飲食不太控制,下班也不愛運動,是個沙發馬鈴薯。但2014年健康檢查後,才知道事情大條。「拿起健檢報告書,身高165公分、體重69公斤,接著往下看到血糖值那欄位的紅字,竟然空腹血糖值竟高達292mg/dl,糖化血色素(HbA1C)甚至高達11.3%」
正常空腹血糖值為70-110mg/dl,糖化血色素(HbA1C) 要小於5.6。林小姐就醫後,一診斷就發現已經有動脈粥樣狀硬化及糖尿病慢性併發症 : 蛋白尿(UACR 423 mg/g),意味著腎臟功能不太好,若血糖繼續控制不佳,未來可能有心臟病的問題和腎臟病變及洗腎風險。
60%的糖尿病患者常死於心血管疾病
中山醫學大學心臟內科翁國昌醫師說,6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最常死於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也是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併發症及主要死因,相較於正常族群會增加2到4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且研究發現罹患糖尿病,就相當於得過一次心肌梗塞,有糖尿病但過去沒有心肌梗塞或冠狀動脈心臟病病史的病人,未來死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和先前有心肌梗塞或冠狀動脈心臟病病史但沒有糖尿病的病人一樣高。
心臟學會理事長:糖尿病併發心血管疾病 平均少活12年
衛福部106年國人死因統計,糖尿病高居10大死因第5位,每年死亡人數近萬人,每1小時就有1.12人死於糖尿病。因血糖控制不佳而併發心血管疾病及腎臟病變,為糖友最常見的共病及主要死因。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黃瑞仁說,糖尿病病患為心血管疾病高風險族群,而長期控糖不佳,就像把整顆心臟泡在糖水中,糖分逐漸滲透至身體所有器官。研究指出,相較於一般人,糖友提早10至15年罹患心血管疾病,一旦併發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平均會少活12年。
有5成6的國人控糖效果不佳 反而影起腎臟病變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許惠恒指出,台灣是洗腎王國不少民眾以為服用過多藥物,可能導致洗腎,國健署調查就發現,5成6民眾認為按時使用糖尿病用藥,將會「傷害腎臟」,以致於許多糖友並未遵從醫囑服藥,控糖成效不佳,反而讓腎功能快速惡化,糖尿病控糖部家才是腎衰竭和洗腎主因。
美國糖尿病學會(ADA)、歐洲糖尿病學會 (ESDA)共同發表2019年國際最新糖尿病治療指引,強調糖尿病照護首要目標為共病管理,減少心臟、腎臟等併發症,降低死亡風險;而項最新糖尿病治療指引並建議,糖尿病藥物治療應考慮有效降糖、保護心血管、保護腎臟、減少低血糖發生,以及降低對體重的影響。許惠恒建議糖友接受治療時,與醫師充分討論,選擇最適合的藥物。
許惠恒進一步補充,糖尿病治療的成效,除了藥物本身的效果以外,糖友服藥順從性也需要配合,像是合併三高併發症時,每日服藥數量會相對增加,所以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適用複方型藥物,也就是兩種藥物做成同一顆,可以減少服藥顆粒數,選擇治療組合涵蓋多種降糖機轉的新一代複方口服藥物(DPP4 inhibitor + SGLT2 inhibitor),在108年1月1日起已通過健保給付。使用新藥可減少服藥顆粒數,不增加體重,也可安全降糖同時保護心、腎臟,減少低血糖發生。
延伸閱讀
文/黃聖筑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