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口老化、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人日漸增加,近年來台灣的慢性腎臟病病友總數達到了200萬人以上。而腎臟功能不佳、瀕臨洗腎的病人,最重要的就是改成低蛋白飲食。
但是台大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姜至剛表示,臨床上來看,大概只有1/3的慢性腎臟病病友能妥善掌握低蛋白飲食。「我就遇過一個80多歲的爺爺,擔心未來都得洗腎,但是他對低蛋白飲食一知半解,於是乾脆儘量什麼都不吃,3個月內就瘦了5公斤,體力也不佳,」姜至剛表示,爺爺的女兒帶著他來門診,拜託醫生一定要勸爸爸吃東西。
蛋白質熱量耗損反而更傷害健康
衛福部雙和醫院院長吳麥斯表示:「根據臨床經驗跟調查顯示,腎臟病病友進行低蛋白飲食時,有近15%面臨的營養不良問題,」這種現象被稱為「蛋白質熱量耗損(PEW)」。
一旦出現蛋白質熱量耗損的現象,結果甚至比沒有控制飲食還嚴重。因為不控制飲食損害的是腎臟健康,但是蛋白質熱量耗損還會伴隨肌少症,容易跌倒、嗆傷,進而必須住院,體力不佳的狀況下,難以恢復,恐怕一輩子都得在病床上接受他人照顧,是腎臟病患者的一大死亡元兇。
善用烹煮方式 飲食要吃足熱量
一般來說,正常人每天要攝取的蛋白質就是自己體重的公克數,例如一個健康的60公斤男性,每天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60公克。但是慢性腎臟病患者需要低蛋白飲食,則是將體重乘以0.6-0.8,舉例來說,一名60公斤的患者,每日建議蛋白質攝取量為36-48公克。
姜至剛指出,低蛋白飲食並不代表飲食中就不吃肉和蛋,反而是強調在有限的蛋白質攝取量中,蛋白質的來源要以含有足夠人體必須胺基酸的優質蛋白質食物為主,例如魚肉、肉類、雞蛋、黃豆製品及奶類。
「高熱量、低蛋白是低蛋白飲食中最重要的原則,」姜至剛強調,熱量攝取一定要足夠,才能讓攝取的少量蛋白質100%被身體吸收利用。烹調時,可以適時地增加油量或是選用烹調用油較多的烹調方式,例如煎、炒、炸,以此來增加熱量。患者千萬不要什麼都用水煮的,既不美味也讓熱量攝取不足。
非常低蛋白飲食要搭配服用氨基酸
如果每日的蛋白質攝取量已經小於體重乘以0.6公克,就屬於「非常低蛋白飲食」,長久來看就容易造成蛋白質熱量損耗。因此,採用非常低蛋白飲食方式的病友,需要在參考醫師、營養師意見後,額外補充必需氨基酸或是酮酸氨基酸,才能在免於洗腎的同時保住健康。
延伸閱讀:
文/林以璿 圖/林以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