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衛福部公布的 108 年十大死因,糖尿病奪得了第五名!糖尿病已成為最常見慢性疾病,不僅台灣每年確診人數網上攀升,在全球流行也有 4.63 億的人受到影響,大大了影響個人日常生活及社會。
需要不斷的監控血糖
通常為了要控制血糖,日常生活會面對極大的改變,像是飲食、運動、藥物等照護外,最大的改變就是需要每天「監控血糖」,在醫療上至少每天會測量四次的血糖值(飯前、飯後、下午3點、睡前),以了解自己今天一整天的血糖變化。
而這監控血糖的基本款,就是在指尖扎血,滴在血糖試紙上,經過血糖儀的讀取後就可得知目前的血糖值。但在每天反覆扎針驗血糖,甚至有些患者還要加上注射胰島素的次數,如此下來,都造成了患者極大的負擔。因此,許多科學家們開始發明無痛式血糖監控方式,以減輕患者們的不便。
其中有一款新式「人工胰島」,將原本是佩戴在體外裝置,利用的最新技術成為了植入式的設計,大幅改善了原本攜帶不變及感染的相關問題喔!
2019年公開首例人體試驗結果
《Heho Topics》邀請到了健眾細胞生醫執行長張薏雯博士,來聊一聊現行國際間正在進行的糖尿病治療研究發展,不僅分享到了知名的生物學家道格拉斯·米爾頓(Douglas A Melton)使用了「人類誘導型多功能幹細胞(IPS Cell)」成功地轉換成胰島細胞(β-Cell),再植入豬隻的實驗上有突破性的進展,將在 2020 年進入人體試驗外。
另一個新技術「人工胰島」,更是在人體試驗上有了重大突破,在 2019 年也發表了首例試驗結果!張薏雯博士表示,人工胰島的治療技術早在 2016 年就通過了美國 FDA 的核可,在推出的初期,就是長得像一個電池裝置一樣,連接了兩條管子,一條偵測體內的血糖,另一條則是根據血糖的高低,去注入定量的胰島素,以達到血糖恆定的作用。
但是這種外掛式的「人工胰島」,雖然有不斷進行改良,但對於患者而言,相對上還是有那麼點不方便,而且也有感染性的可能存在。於是,美國一家生技公司就發表了一項新技術,改善了外掛式裝置的問題!
他們使用了生物型支架植入患者皮下,等待 2 ~ 3 週後與人體組織相容後、微血管長好後,再把健康捐贈者的胰島細胞植入其中,就像是個天然的胰島一樣,就可以發揮調控血糖的正常作用。
在首例人體試驗結果上,發現確實可以達到恆定血糖的作用,所以也將擴大人體試驗的規模,收治更多糖尿病患者的使用狀況,是個令人期待新型人工胰島的新發展!因為這項新技術的成功,將會大大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
保護好胰島細胞才是最好的治療
張薏雯博士最後也提醒,雖然這些新技術都還在實驗階段,但對於現階段而言,現有的藥物或胰島素治療雖然或多或少都有副作用,但是相對來說,是糖尿病患目前最安全的治療,以降低其他併發症的發生。而且這樣也能保護好僅存的胰島細胞,然後在新的技術問世後,也能得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想知道糖尿病的最新療法,歡迎觀看「Heho Topics」的完整節目⬇️⬇️⬇️
文 / 彭幸茹 圖 / 巫俊郡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