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真的會「傳染」!糖友家人罹病風險高30倍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糖尿病是一種非傳染性的慢性疾病,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打破了這個觀念,科學家指出,「慢性病」會透過腸道菌傳染給健康的人,提高健康人的患病風險。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有數據指出糖尿病人的家人,罹病風險比一般人高了近 30 倍。

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有科學家提出了新觀點,認為許多「非傳染性」的疾病,比如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也有可能通過微生物,在人與人之間傳播。

糖尿病可能透過「不健康腸道菌」增加健康人的罹病機率

研究作者哥倫比亞大學的微生物學教授Brett Finlay指出,觀察糖尿病人的腸道菌,可以發現他們有腸道菌群失調的問題。而這些不健康的菌群,可以透過糞便、口沫等方式,進入原本健康的生物體中;染上不健康腸道菌的話,之後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就提高了。

研究中舉例,在夫婦中一人診斷出2型糖尿病後的一年內,配偶也容易顯現出2型糖尿病的趨勢,並且這一趨勢可以維持3年多。另外,如果某人的兩個兄弟姐妹都得了糖尿病,那麼這個人得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0 多倍。除了基因、生活習慣外,共同生活確實也增加了傳遞腸道菌的機會。

圖說:糖尿病人的家人,得病風險比一般人多了許多。

一人得病,注定全家得病嗎?

其實,得病的「風險高低」,只是一個概率問題。就算一個人屬於得某種病的高風險人群,但如果在生活中能及時採取預防措施,見招拆招,糖尿病也只能遠遠望著你,無法靠近。

預防方法也不難,只要改變一些生活方式,比如:

  1. 少吃高糖高脂食物:多多選擇新鮮的全穀物、水果、蔬菜,盡量避免高能量、高糖、高脂、低膳食纖維的飲食以及各種包裝、加工食品。
  2. 每週至少做150 分鐘有氧運動:可以選擇快走、打太極拳、游泳等等運動。還可以搭配肌肉訓練,像是深蹲、負重等等。
  3. 控制體重和腰圍,避免腹型肥胖:保持BMI(身高體重指數)在18.5~23.9 kg/ m 2 之間;也要控制好腰圍,女性腰圍最好小於80 cm,男性腰圍最好小於90 cm,盡可能避免成為四肢瘦而肚子鼓鼓的腹型肥胖。
  4. 定期體檢:最好每年就體檢一次,查一查空腹血糖狀況。
圖說:養成好習慣,一樣不用怕糖尿病。

總而言之,雖然有研究證實一人得病,其他家庭成員的得病風險會增加,但是得病風險不等於確診,即使是腸道菌也無法左右你自己的選擇和意志。如果家人已經是糖尿病人,應該要將此視為一個警訊,重新檢視全家人的生活健康。你還可以帶動家裡人,一起對壞習慣說「不」,掌握自己的健康。

文/林以璿 圖/何宜庭

參考資料:Are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communicable?

期刊小檔案:《Science》是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一份學術期刊,為全世界最權威的學術期刊之一。 該期刊的主要關注點是出版重要的原創性科學研究和科研綜述,此外《Science》也出版科學相關的新聞、關於科技政策和科學家感興趣的事務的觀點。

延伸閱讀:

預防糖尿病該怎麼吃?醫學研究建議:一天一雞蛋!

全台100萬人不知自己高血糖!4症狀血糖已失控

「糖尿病前期」有4項危險指標 研究告訴你:用曬太陽方式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