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確診後嘔吐、腹瀉不適!醫師、營養師揭舒緩靠「這幾招」

COVID-19/確診後嘔吐、腹瀉不適!醫師、營養師揭舒緩靠「這幾招」

染疫患者除呼吸道症狀外,7% 左右患者也會出現腸胃道症狀,臺北榮民總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吳啟榮表示,新冠常見腸胃症狀為腹瀉(一日排便超過 3 次)、噁心嘔吐、腹痛、食慾不振。

吳啟榮醫師指出,染疫後會出現腸胃症狀大約為 7% 至 10%,不過也有研究文獻表示,大約 30% 至 50% 染疫患者會有腸胃症狀,原因可能在於大家對於腸胃不適症狀的定義不同。

新冠肺炎屬於新型冠狀病毒,而除了呼吸道以外,像是小腸、大腸等消化道的受體也相當多,因此若病毒進入腸胃道,也容易造成腸胃道症狀,此外,新冠病毒與受體的結合率為 SARS 的 10 至 20 倍,因此會造成更明顯的腸胃道症狀。

居家照護若腸胃道不適 建議先適當空腹

大部分輕症患者實行居家照護,若還是覺得噁心、反胃不適,要如何舒緩?吳啟榮醫師分享,符合口服抗病毒藥物條件者,及早用藥對於腸胃道症狀緩解有一定幫助,若本身無口服抗病毒藥物適應症者,出現腹瀉、嘔吐症狀時,建議先空腹,等到症狀消失時再循序漸進開始飲食、飲水。

吳啟榮醫師建議,一開始可以先將水及運動飲料以 1:1 搭配飲用,補充電解質,等適度飲水、腸胃道症狀舒緩後,就可以開始進行白稀飯、吐司等好消化的清淡飲食。

根據統計,染疫後腸胃道症狀約會維持 4 天左右,而若出現症狀後 2 天,適當空腹後症狀還是沒有改善,且陸續出現嘴巴粘膜乾、小便量減少等脫水症狀,建議就醫處理;小朋友部分,若出現持續嘔吐、意識型態改變,擔心為腦炎前驅症狀,建議及早就醫。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如何抑制反胃感?營養師:避免攝取高油脂、高糖、辛辣食物

而居家照護期間,營養攝取相當重要,但腸胃不適症狀也會影響到食慾、食物攝取,該如何透過飲食抑制噁心感呢?Heho 健康營養師劉思妤表示,覺得噁心想吐時,應避免攝取高油脂、高糖、辛辣等味道太重的食物,吃飯時勿一次喝下大量的水,也要避免湯湯水水的食物,容易刺激胃,覺得更難受,減輕噁心感的食物有:

  • 以乾燥、清爽的食物為主,如吐司、全麥麵包、蘇打餅乾、水煮或是烤的去皮雞肉、魚。
  • 蘋果、芭樂、奇異果等甜度不高且帶有點酸味的水果,可以打成含渣且不加糖的果汁供應。
  • 薑茶、檸檬汁、酸梅汁、薄荷茶、蘋果醋、運動飲料等,可以降低噁心感,也能補充水分防止脫水。
  • 可以嘗試唅檸檬糖、薄荷糖,有助於改善噁心、口腔異味。

劉思妤營養師建議,最好的進食時間為嘔吐後 1-2 小時,可在飯前漱口,保持口腔清爽,增加食慾,鼓勵採少量多餐的方式補充熱量。初期要觀察食物吃下肚後的反應,可以先從清流質(果汁、米湯、清湯)開始嘗試,再到流質、軟質飲食,逐漸轉換為正常的普通飲食。劉思妤營養師也推薦 2 類食物可以舒緩噁心反胃感,幫助新冠患者找回身體急需要的營養:

  • 精緻且低纖維食物:粥、白飯、白麵條、白吐司、馬鈴薯等精緻食物纖維含量相對低,有助於生病的患者咀嚼、吞嚥及消化,建議選擇無特殊味道的食物,另外不建議吃甜麵包、蛋糕、甜甜圈等高糖的精緻食物。
  • 低脂且富含蛋白質食物:以雞蛋、去皮雞肉、魚肉等清淡易消化的蛋白質為主,要避免滷肥肉、培根、香腸、炸雞等高脂食物,會阻礙消化速度,容易引起噁心、嘔吐。

最後,劉思妤營養師提醒,居家照護期間成年人、長者可著重在 B 群(豆製品、動物肝臟、牛奶等)、維生素 D(黑木耳、菇類、鮭魚)、鋅(牡蠣、蝦子、貝類)的攝取;孩童部分,則建議進行維生素 C(紅心芭樂、黃金奇異果、木瓜)、Omega-3 脂肪酸(鯖魚、秋刀魚、鮭魚)的焦點營養補充。

文/李祉函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COVID-19/疫情間腸胃不適患者增加!醫解析與這件事情有極大相關
你喝對了嗎? 遵守4個喝水原則 健康又安心
不只是肝的問題!調整腸道菌叢生態也能改善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