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整來自壓力大!中醫調理讓他不再「心慌慌」

57歲的江先生罹患心律不整多年,但因為症狀輕微,一直都沒有規律的藥物控制,沒想到3年前胸悶心悸突然加重,嚴重影響生活作息,接受5次電燒治療,雖然心律不整的數據有改善,但症狀卻加重,決定轉而向中醫尋求治療。

心律不整來自壓力大

奇美醫院中醫部部長許堯欽是同時有中、西醫的證照的中醫師,查看心電圖數據之後,發現江先生的24小時心電圖中,一開始顯示心室早期收縮(VPC)次數佔全部心跳數19.7%,經過電燒手術後,心跳數是1332次,佔總心跳數的1%,雖然數據改善,但還是一直有症狀所以才來就醫。

心室早期收縮(Ventricular premature contraction,以下簡稱VPC),是常見的心律不整型態。病情輕者,病人可能無任何症狀或只有輕微胸悶心悸。嚴重者,心悸影響日常生活,甚至伴隨心輸出量不足或心臟衰竭等危急症候。現代醫學面對此類疾病,第一線多使用藥物控制,若藥物療效不佳則考慮採用電燒治療。部分病人在接受電燒過後仍未獲得滿意療效,就會求助於中醫。

而病人的症狀從每天早上睡醒就開始,會有胸悶、心悸很嚴重的感覺,而且容易疲倦、手腳冰冷、呼吸不暢與心跳停拍;過了中午就會開始出現心率過慢、焦慮緊張、血壓偏高等問題。再進一步詢問,發現病人從小就有心悸的問題,伴隨怕冷、手腳冰冷,是屬心氣心陽不足的體質。

許堯欽說,再加上近年來江先生的工作過勞、耗損元氣,以致於經常出現胸悶心悸、全身疲憊無力,心跳停拍、心跳減慢、舌淡胖紫有齒痕,畏冷、脈沉弦帶緊,等心氣心陽不足的表現。長年的精神壓力,導致肝氣鬱結化火擾心,造成每天失眠、不易入睡,同時耗損肝腎陰血,長期導致肝腎陰虛,應該是高血壓的主因。

而控制心律的節律點稱為「竇房結」,受到很多不同的機制控制,包含內分泌跟自律神經,自律神經是身體的油門、煞車系統,控制包含心跳、血壓、呼吸、消化道、膀胱還有內分泌的正常功能,2者必須要平衡,但壓力、熬夜就是破壞自律神經的這項平衡,所以容易造成心律不整、血壓不穩、呼吸不暢等問題。

中醫怎麼治療心律不整

許堯欽說,最後用中醫的辯證診斷,是心氣心陽虧虛、伴有肝氣鬱結,決定採取「補心氣、溫心陽、疏肝解鬱」的方式,使用柴胡桂枝湯合四君子湯加減,再依照調養的狀況加養心陰的麥冬、柏子仁、百合,溫腎陽的附子與肉桂。

而江先生服藥後,2~3週的回診時就覺得胸悶心悸明顯改善,4~5週後的回診血壓已經逐漸穩定,後續再隨著身體的狀況調整藥方,服中藥2個半月後,24小時心電圖內的VPC只剩623次,佔總心跳數0.7%。再經過8個半月後,24小時心電圖內VPC只有5次,接近正常值。

許堯欽建議,臨床上罹患心律不整的病人若對於西醫的藥物或電燒治療成果未盡滿意者,建議可運用中醫進行整體性的體質調理。目前奇美醫院中醫心律不整特別門診中,2年內有400個案例,有6成已經可以穩定進行一般的日常生活,可以作為一個參考的方式。

延伸閱讀

熬夜之後心臟亂跳?醫師:保持好心情更重要!
二尖瓣脫垂可能有併發症!45歲以上發生心悸要小心
如何預防中風?中醫師教你4種私房藥茶!
人參有4種 中醫師告訴你適合哪一種

圖、文/盧映慈